2025-08-10 浏览人数:43次
诗韵寻常》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诗韵寻常/施昌林著.--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5.7.--ISBN 978-7-5241-0376-9 I.1227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第2025D53J06号。
这是一本古体诗词集,收录词、绝句和律诗等。作者以诗为舟,载家国情怀潮历史长河;以词为镜,映世道人心观沧桑变迁。字里行间愈见诗者风骨,作者以笔为剑,以诗为歌,在文化的海洋中奋力前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文化自信的坚守和对历史文脉的传承。他的诗就像是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变化,也看到社会的万象,感受人间酸甜苦辣,见证历史的沧桑变迁,体现了诗词"可以兴,可以观”的社会功能,质朴中不乏深刻,值得细细品味。
施昌林先生乃杏坛耆宿,三尺讲台耕耘四十余载,三膺区先进教师,两获记大功殊荣,更以“上海市园丁奖”印证育人初心。由高级教师而掌校政,六度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其教育人生恰似黄浦江潮,既澎湃于时代洪流,又润泽于桃李芬芳。以平仄韵脚记录家国巨变,以比兴手法传承文化薪火,实为喧嚣时代之清响。诗之有味首当入韵也!以非常之心写寻常之事,于方寸诗行间见天地众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体系中,一直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她——语言生动而凝练,短短十几字却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我们在懂得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后,都会为诗词的美所打动,并且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力量。施昌林先生有很多纪实性诗词,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很多当代可查资料。在欣赏作者诗词抑扬顿挫的音律之美时,还能体会到丰厚的精神内涵。通过作者的作品我们看到了诗词既有感情作用,也有社会作用,正所谓“抒情达意”,利用诗词承载历史,传播文明、传承诗词文化,这就是作者的初衷。因为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这些无不透露着作者深沉的人文情怀。
文以时代而歌之,诗以时代而颂之,无论言志还是抒情,无论怀古或是写景,施昌林先生都是有感而发,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为乐观向上的豁达的人生态度,凝聚了作者的无限深情。愿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读诗,写诗,传播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