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出版社来说,物流、纸张、人员等领域的成本都在涨,书本涨价似乎也是应该的。
图书涨价太快,阅读是否也会划出收入门槛?
作者:张丰
2018年我购买的最后一单书刚刚到货,3本书,195.5元。这还是网购折扣后的价格,原价大约是260元。这和相关统计数据是一致的,据京开研究院图书市场年度报告,2018年新出版的图书平均定价已涨到68.5元。
这是相当惊人的涨幅。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图书价格猛涨,现在定价超过100元的书已经不少,最低的价格是38元——那种又小又薄的小册子。现实中喜欢买书的人,往往又不那么有钱,这样的价格确实成为负担。网上的评论,很多人都表示因为价格太贵,自己好久都没买书了。
上周我去三联书店在成都的分店参加活动,顺手买了9本书,全是三联自己出版的。这家老字号出版机构,定价在业内算是最低的,但也花了400多元。尴尬的是,收银的小伙子找不出大的纸袋来装这9本书,像我这样的“大客户”相当少见。很多人来书店都不是买书,而大多数书店也都逐渐把书当成摆设,他们的盈利都是通过别的办法。
二手书市场的活跃,也佐证了图书价格过高这个判断。尽管在城市中二手书店还比较少见,但是一些二手图书的手机应用,业务却有声有色。这当然是“小生意”,但是很多人却已经习惯守候在那样的平台,等自己心仪的书出现。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马胜说,图书价格还没有和国际接轨,还得涨,否则这个行业就要垮掉。这种危机感很真切,但是和事实多少有点不一致:尽管中国纸媒受到电子阅读的冲击步履维艰,但是有相当多的数据却表明,图书市场一直在增长。
或许和欧美国家的定价还有差距,但内地图书的价格,已经接近港台的水平,有时候托朋友从港台带书回来,给钱的时候甚至感到“便宜”,过去那种价格上的鸿沟已经消失了。
周围朋友的买书习惯已经悄悄发生改变,他们看到想买的书不会马上下单,而是放在购物车,等网站有大力度促销活动的时候再出手,这算是“反抗”出版社提价行为的一种表现。当然,出版社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会把一部分书悄然下架。这种“斗智斗勇”很有趣,但是却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节奏。
过去几年,我一直是支持图书价格上涨的,这样确实是对创作者的尊重。但是价格涨幅过快的话,又会伤害到读者,对作者也未必是个福音。出版社和作者签订合同,通常把版税压得很低,而在市场上,又把价格定得很高,这能够解释为什么出版社的业务在这几年颇有起色。
或许真的会像有些人担心的那样,以后购买实体书的都是高收入阶层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过去是鼓励穷苦读书人的话,现在却反过来了。从商业上看,这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但是却总让人感到遗憾。人收入上的差距,导致生活水平的差距,现在也变成了某种阅读上的门槛,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本期编辑:常莹 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