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莽 2018年5月20日——21日
中 (zhòng)中 (zhōng)
“中”不是一个平仄通用的字,其实诗词中的“中”字是最好分辨使用的,但现代
我就见有人把“中华”当成仄平使用,中华、中国,“中”为平。中:方位词、名词为平(中国、中华、华夏、中间zhōng),副词为平(中用、中听zhōng),形容词为仄(中不中、这办法中zhòng),动词为仄(打中zhòng)。
[中]诗韵相同的字
第1部 平声 一东
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濛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中]诗韵相同的字
第1部 仄声 去声一送
送梦凤洞众瓮贡弄冻痛栋恸仲中(击中)粽讽空(空缺)控哄赣
古人诗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宋 · 王安石《元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近代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宋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 宋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由于近期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一一去写出来,作个大概如下:
听:动词、量词时为平,只有作名词时才仄。而古诗里有些是根据“听”前后缀字使用决定听字的平仄,有的古诗兹里是借字借音,正常情况下,听都是平。有人说平仄不论,那是不严谨的。听:分别为九青韵和二十五径。只有打麻将听牌,听你一顿,听而不闻、 上声去声为仄。
“望”(一般作韵脚为平,望(了望)为平);望尽天涯为仄,一般在诗句里面都为仄,
“更”、一更三更为平,更上一层楼为仄,“行”等字在创作时都要分清多音字(特别是在韵脚上要区分:七阳韵 行(行列)、八更韵 行(行走)、二十四敬:行(学行)为仄。行这个字而不是平仄不论,要区分她的用处。
“相”相(卿相、相国)为仄,相思为平。
“石”入声字(仄),一石两石都为仄。,这个字诗词软件上是可平可仄。我个人认为是仄(入声)。
“思”:动词为平例相思、去声四寘名词时为仄例禅思。
又如“乘”:乘风、乘坐为平(动词),名词shèng一乘:乘舆。千乘之国此为仄。
如可平可仄的字:醒、看、三、是可平可仄,根据位置的需要来判断是否读平还是仄,但其意不变。
如“斜”古音、方言读(xiá)在部分古诗中使用古音以求押韵;而当不用在韵脚的时候可以读成(xié)。如“儿”古诗词中“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不读(ér),而是用江浙沪方言读成(ní)。
重:重(chóng)复为平,重(zhòng)量为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