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的红苹果
序
---山水悟道
《青涩的红苹果》为其书名,著者自谦,今读之:北雁南飞,绿瘦红肥。夜吟诗歌,感其心扉。
细品之余,觉诗歌创作特色有三:
一、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这部诗集的咏物诗占有很大的比例,诗人将自身的情感巧妙地寄寓在丰富的物象之中,使之笔下之物充满无限的情思。
如《致南归的大雁》:
诗人将雁儿离去的惆怅与忧伤深埋心中,愿其一路顺风。只要寄于希望,情未了,真情在。正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有牵挂,所以这个世界才有了你我她多元的世界。第三节“如果还归来/请记得带回一朵浪花/让我品味海的味道/再带上一颗红豆/于北国的春天/伴我一生的梦。”读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现代诗歌中,既要有西方的形象,又要有东方的意象,这就要求作者将中西的诗歌文化加以糅合,既要做到有骨头,还需要有肉;既要华美,还要实在,此作具备。
又如《红苹果》:第一节“绿意渐浓的梦里/你把青涩/早早地挂在夏的枝头/雨露中静候着秋的讯息/任风一样弥漫的相思/染一脸红红的娇羞”写出夏季里青涩的苹果如少女般等待着成熟的季节,语调委婉柔美。第二节“感受着你的妩媚/陶醉于你清香的引诱/却又不敢轻易地将你触摸/哪怕倾尽所有的温柔/又恐秋霜迫近的时节/你在伤感中泪流”
二、根植生活,用语朴实。
诗人的很多作品直接反映了现实生活,表达了朴实醇厚的情感。
如《施工的男人》:
整首诗歌用词朴实,读罢仿佛于唐宋诗词中。古诗词中,此类题材比比皆是。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说的是一个女人去城外采桑叶,提着篮子心神恍惚,忘记了自己是来做什么的。这是怎么啦?只因为昨夜做梦,梦见了渔阳。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多战士去了渔阳。这位女子的丈夫,想来也是其中的一个,梦见了远赴戎机的丈夫,心里当然是分外的惆怅,也就没心思采桑叶了。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除了它本身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故事之外,而且感情大胆,直言不讳,平地陡起,无所顾忌,直接挑战世代相袭的传统观念。还有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还有那《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这首作品写当代题材,反映了作为一家之主,奋斗事业在外漂泊的坎坷,折射了夫妻之间的思念、恩爱、忠贞,以及对孩子的牵挂,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期待与守望。祝愿他早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又如《新生代的农民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农民工的生活,惆怅与落寞,追求与茫然,在城市这座熔炉里翻腾......
三:思乡之音,不绝于耳。
统观这部诗集,思乡作品亦是诗人表现的主题之一。
如《乡愁》一诗:
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去奋斗!创业!背井离乡,清愁挥之不去,是对故乡的眷恋,因那里有太多的记忆,有太多的牵挂。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表达了对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读李明哲这首《乡愁》,让我再一次地看到了作为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因为那里有亲人,有儿时的伙伴;有醇香的米酒;有青梅竹马的邻家女孩……这首作品写出了故乡的风景,也写出了当下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又如《我的村庄》: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把新时代农村的悲哀通过哀婉的文字传达得准确到位,扣人心弦,同样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却又有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悠悠岁月,漠漠情长。草原月色,花草清香。他用诗歌记录生活、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他的诗歌不华丽,没有晦涩的文字,来源于低层,很有生活之味。吾兄年过半百,早年做过包沙发、木工、养过牛,当过工长,管过技术。他为人诚恳,做事认真。如今,作为一名建筑工人,正用其诗歌的一颗心营造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位有故事的男人,我相信,其作品定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以上不端揣测,是以为序。
壬辰年秋
北京望风斋
|